漫步在沛县城乡街巷,常见妇女三五一群、四五一帮地烙烙馍:手下的面团飞舞间,一张薄而圆月亮般的烙馍就好了,放上鏊子翻几下,求购烙馍机,分分钟功夫就熟了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麦子清香。
作为一名地道的沛县人,一定对烙馍有着深厚的感情。因为烙馍是徐州沛县民间*有的、家家户户必吃的面点,历史悠久。烙馍之说,来自韩信转述妇人之语“捋捋摸摸就成啦”的典故,烙馍机,谐音是“捋摸”。
2016年,烙馍被评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徐州大张烙馍村董事长,非遗技艺传承人张宗峰说:“老外来了特别喜欢,因为老外不会用筷子,他来了他都用抓,我们自己所有的菜,莱芜烙馍机,馓子啊自己抓起来自己包,水烙馍机,所以说外国友人来了特别喜欢。
家乡的小吃,是一种割不断的情感,它像一根细线那样栓住了在外游子的心。飞得再高,也忘不了家乡美食的味道。
张宗峰:“”非遗标志着地方美食的传承,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会烙了。假如到我们这一代没有了,或者下一代没有了,我们感到很遗憾,我们保护一种遗产,我们吃了几千年了。所以我们就想把烙馍更好地发扬光大。”